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走出的自然学校,天目山
原标题:蝶变: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走出的自然学校
在为“亚洲自然教育联盟”设计logo时,大地之野的创意团队和以往一样,习惯了从大自然中去寻找灵感。一款以蝴蝶为原型的设计方案让所有人一拍即合。“当你给予蝴蝶足够的观察以后,你没法不为它们身上大胆的用色和纹路感到惊奇,那是任何设计师无法达到的高度。”主创人员说。天目山有很多珍稀蝶种,有些蝴蝶在整个亚洲都具有代表性,比如被日本奉为国蝶的大紫蛱蝶。蝴蝶的触角功能很强大,其中之一就是通讯联络同伴。这正是成立自然教育联盟组织的意义。
夏日炎炎,躲进深山
自然,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而亲近自然的初心,是时光留给童年的宝贵礼物。这个暑假,“物种博物馆”天目山发起《种子计划》,面向全国的小朋友,招募天目山环保小使者,帮助每一颗梦想守卫地球、保护环境的初心落地生根,发扬光大。
由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办,大地之野自然学校发起和协办的“亚洲自然教育联盟首届高峰论坛”在天目山举行。
看12000年的古银杏树,
像培育蝴蝶一样培育一所学校
举目全国最高金钱松,
地处杭州西郊,天目山以避暑名山、佛教圣地的盛名为人们所熟知。但很多小朋友不知道,拥有4000多公顷森林的天目山,还是一个举世罕见的“物种基因宝库”。包罗万象的丛林深处,2347种植物正“野蛮生长”:12000多岁的古银杏,全球最大的古柳杉群落,高达56米的“冲天树”金钱松,有“地球独生子”之称、全球仅存5棵的天目铁木等,让天目山享有“天然植物园”和“大树王国”的美誉。另有4727种动物在此和谐共生,喜欢呆在草丛里晒太阳的北草蜥,穿着金绿色盔甲的拉步甲、濒临灭绝的珍稀蝴蝶……它们在拥堵的城市里压根没法见到。
蝴蝶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不亚于萤火虫。可能多数人认为只要到野外郊区,甚至小区里绿化环境好一点就能见到蝴蝶。事实上在研究爱好者圈子里,观蝶圣地正在逐年消失,天目山蝴蝶物种名录却达到200多种,而且还在增添物种新纪录。其中有很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“三有”保护动物。
探幽大树王国,
保护和培育蝴蝶需要极佳的自然环境,天目山作为浙江省唯一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“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孕育出数之不尽的物种,也孕育出大地之野这所特殊的学校。
听古刹钟声。。。。。
凭借生物多样性的天然优势,天目山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还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,成为世界级生物圈。又因为留存了数万年的自然生长史,天目山更被选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同时,它也是浙江少儿艺术团活动基地,以及浙江视觉艺术研究院的所在地。
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走出的自然学校,天目山环保小使者招募进行中。有美丽的蝴蝶相伴
长期以来,天目山作为一种旅游景区存在,不可避免受到传统旅游对环境的冲击。在观光型的旅游形式下,天目山最珍贵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能量。在保护与开发之间,天目山急需一种能改变格局的破题方法。
还能抓奇怪的毛毛虫
为了引领更多的人,尤其是孩子,发现万物生的奇妙,暑期里,天目山特开出自然课堂体验活动,希望把孩子们从教室和游乐场拉出来,到有趣的“物种博物馆”里玩耍,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自然的种子。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,没有死板的说教,课程主要是,一起拥抱大树认识植物,捡树叶DIY作画,拿着显微镜跟昆虫对话,在夜空下用望远镜观察星象。顺便在全国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,吸入满身心的正能量。
保护区管理局和经营者共同开始了改变的尝试。2015年,一家小小的“天目手作馆”在天目山内走出了第一步。用自然手作联结起了人与自然,用深度体验的方式引导人们放慢脚步,重新认识被漠视的自然。
这里是浙江天目山,
和蝶变的过程极其相似,慢慢地,自然体验、自然科普、自然艺术等内容逐渐丰富起来,户外基地、田园基地、拓展基地、教学和生活营地慢慢建立起来,2016年的夏天,大地之野成立了,开始有了一所自然学校的雏形。
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。大地之野自然学校在其中承担的使命,是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教学体系,改变儿童与自然的关系,弥补体制教育的缺憾,让孩子在真实的自然体验中,启发心智、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,培育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探索与冒险精神,并将塑造人格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。
这棵就是有120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
最后,披露毕业惊喜:完成整套自然课堂体验活动的小朋友,将受聘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——天目山环保小使者。小使者们除了获得专属聘书,还能免费参加一期“森林博物馆奇妙之旅”,继续探秘。
栽得花开,蝴蝶自来。成立之初,大地之野就被评为临安特色潜力项目。自然教育在中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,大地之野在很多方面,已经快人一步。天目山世界级的自然资源是她的培育和孵化基地,天目山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的载体愈加成熟;各种教学和生活基地完备;十多名在职自然老师和日本、台湾、国内一流高校教授顾问力量;不断升级已成系统的课程体系;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体制学校展开的第二课堂的合作……使得大地之野已初具一所国际学校的气象。
想当天目山环保小使者,赶紧报名吧。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天目山”,就可以找到“种子计划”报名通道。
今天的天目山保护区,保护,已经不单是对自然、对环境,更是对孩子天性的保护,对人类的自然基因的保护。
那2棵细细的金钱松就是全国最高的金钱松了。
从中国到亚洲,凝聚改变教育格局的力量
在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,大地之野担纲主持其中“自然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引领与创新”分论坛。这个分论坛有一个大胆的目标:推动自然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天目山最有名的大树王
紧随其后,由大地之野发起和推动的“亚洲自然教育联盟”成立,并举办首届论坛。大地之野的初心是:先存求师问道之心,在中国自然教育方兴未艾之际,向已有数十年发展经验的邻邦学习,追溯与反思。再求与海内同仁互通有无,共证大道。
论坛集聚日本、马来西亚、泰国,以及中国台湾、西藏、新疆、云南、上海、杭州等一线自然教育机构与名师于一堂。以共建、共享、共赢为宗旨,以自然教育兴业实策为纲领,分享、建言、激荡思想。
古刹祥源寺
大地之野相信,德不孤,必有邻,亚洲自然教育联盟必将聚集光亮,一个有可能改变现行教育格局的能量共同体正在形成。
大地之野
小溪边可见成群的美丽蝴蝶
世界生物圈保护区MAB成员,博物森林——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国际自然教育先锋,集景区运营,研学教育,自然教育,综合实践及科普宣教于一体
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,因东、西峰顶各有一池,宛若双眸仰望苍穹,由此得名。天目山地质古老,植被完整,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,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。 天目山于天目山景色[1]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,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,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,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,成为世界级保护区。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。该保护区被中宣部、科技部等单位授予"全国科普教育基地"和"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",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授予"两个基地"称号的自然保护区。 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、中国纪录,包括天目山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唯一天目铁木生长地在内,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。
原始森林里的自然学校——大地之野自然学校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,享有“大树王国”之美誉;“高”: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,最高者已达60余米,被称为“冲天树”;“稀”: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,以“天目”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。其中天目铁木,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,被称为“地球独生子”。此外,香果树、领春木、连香树、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;“多”: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,有种子植物1718种,蕨类植物151种,苔藓类植物291种。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、黑麂、白颈长尾雉、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,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,鸟类148种,爬行类44种,两栖类20种,鱼类55种,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。天目山是“物种基因宝库”。因此,被中宣部、科技部等单位授予“全国 科普教育基地”和“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”。“美”: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,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,千树万枝,重峦迭峰,四季如画。
责任编辑:
这次,带着女儿,一起来到深山,探寻这大树王国
禅源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南麓昭明、旭日两峰之下,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,是浙江名刹之一。四周环山,景色极为幽雅。历代高僧辈出,传法系属临济宗,远播东瀛。
清晨,和女儿一起行走在祥源寺。阳光和钟声陪伴
住在祥源寺隔壁的 斐文酒店,方便清早起来去寺院感受佛门的清净
下午时分,可以去茶室品一品天目山的好茶,要用有名的茶碗-----天目盏 奥
品玩名茶还能静心的抄习一段经文,感受一番佛文化
晚餐可以在天目食堂感受地道的农家菜
晚上,还偶遇了参加“大地之野”自然课堂的小朋友们,他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,观察夜间的昆虫
小朋友们晚上就露营在这大自然之中
轻松就能找到各自生物
天目山大峡谷,不但地貌奇特,更可以在里面疯狂玩耍一番
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,又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,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,年平均气温14℃。林木茂密,流水淙淙,造就了丰富的“负离子”和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。在天目山空气中“负离子”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,居同类风景名胜区之冠
有空,多来天目山 洗洗肺
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“BUENSA03"或“拍照的阿步”
也希望大家能关注我新近出版发行的新书。
书中记录了我从女儿3岁时起带女儿一起旅游的见闻与所感。坐长途火车、游轮、飞机,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,可以说是一场自讨苦吃的旅行。书中回顾了旅行中的见闻和孩子的成长,既是一本父女旅行日志,也是女儿从3岁到7岁的一部成长史。在旅途中,我和孩子一起去看世界,感受世界,体验不同的风景与人情,并在旅行中,让孩子在旅行中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好的成长。
本文由亚洲必赢发布于风俗习惯,转载请注明出处: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走出的自然学校,天目山
关键词: 亚洲必赢